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072|回复: 4

从孙燕姿郑秀文到林忆莲 只剩下精选的华纳窘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8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华纳怎么能苦口婆心的说服大众去相信《my story》是一张极具诚意的精选。从文案,宣传和广告效应来讲,华纳唱片可以说是出尽了点子,然而最后还是接到了歌迷的一再投诉。一共发表过7张个人录音室专辑和一张翻唱专辑的孙燕姿,这次的精选就包括了其中的60首歌曲作品,几乎等于一次大型的付费打包下载活动。记性不错的歌迷应该还可以回忆起两年前那张暂别歌坛时华纳发行的精选集,其中歌曲大多这次也重新收录。人们与其选择这一张精选,不如认真的旁观孙燕姿花落capitol唱片的新闻来得更有娱乐意义。

  以上,只是故事的开头。就在前几天,某个朋友气急败坏的冲上聊天平台大嚷郑秀文要出大礼盒式精选,问买还是不买。原来在郑秀文放出风下半年可能推出新单曲的同时,香港华纳又决定推出包含三张CD和两张DVD的终极精选。这已经是数不清的又一张郑秀文选集,在她1995年加入华纳公司之后,明目不同的郑秀文精选让人数不胜数,2004年和2003年也都各有一张精选出版。
  继续数。华纳当然还没忘记自己曾经有林忆莲这个金字招牌,要发行都市触觉三寸混音碟的消息也逐渐浮出水面。大家都知道林忆莲离开华纳公司已经十几年,可是华纳却不断发行精选集和混音与发烧唱片。
  与此同时,香港华纳签约的本地艺人只剩下了四位,从未离开过华纳唱片的郭富城也已经转入大国文化。台湾的分公司,只见F.I.R乐队还有些吸金能力。当初人才济济的“天后宫”之中几位大牌女歌手纷纷不再与台湾华纳合作。事实上,近年来加入华纳旗下的女歌手除了蔡健雅略有建树以外,其他人都不约而同的走入低谷:郑秀文在台湾一直人气不差,《美丽的误会》却销量平平;张惠妹扬威金曲奖之后,人气也不断下滑;那英在EMI数张专辑开出红盘,在华纳的唱片却还不敌之前的精选销量;
就连一贯为华纳争气的孙燕姿,也将女歌手头号销量宝座让给了蔡依林。
与华纳当年仅靠两位一线女歌手就可以与星光耀眼的宝丽金争夺市场相比,近年来华纳确实不顺,特意签下萧亚轩想重振气势,却连发片机会也没能给她就让她终止了合约。
  华纳当年收购飞碟唱片,敢于和台湾强大的本土公司滚石叫板,全赖于精准的市场分析和对歌手对症下药的打造。滚石靠人文起家,华纳就推出精致的商业歌手,从而赢得大片市场,同时,也并不盲从于潮流,而靠个性化的定位让歌手获得听众认可。这与后期松散地发行那英的专辑,让张惠妹在本土化和跟随流行之间摇摆,
无限度的商业化孙燕姿
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而比起
孙燕姿
来说,其他几位只和华纳签了唱片约的艺人当然受到了一系列的“有差别”待遇。眼下不再是歌手只要录好一张专辑就等着丰收的时代,公司与艺人也都心知肚明。精打细算的华纳小心翼翼筹划着每一笔资金的去处,却没有为当红的歌手们延续足够的人气和卖气,心思花的不够,听众总是可以找到别家歌手来替代,毕竟谁也无法靠死忠歌迷来养活。哪些创作人和制作人炙手可热,就请他们参与制作,哪种形式现在受到追捧,就让艺人也跟上潮流,却不好好思考这位艺人是否符合这种风格与定位,也难免在市场惨淡的情况下收获寥寥。
  用F.I.R.乐队能不能杀出一条血路,很难用其不稳定的销量和口碑来判断。香港部推出口碑极好的方大同和周国贤,销量客观的薛凯琪,也不知道是否可以回光返照。与其将希望寄托在过去当红艺人留下的歌曲版权的翻炒上,不如脚踏实地的从歌手的可塑性与市场定位着手,杀出一条血路,或者还有生存余地。
发表于 2006-9-28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姿加油永远是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9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纳应该让燕姿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9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凄凉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0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纳玩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爱燕城

GMT+8, 2024-6-10 16:0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